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17的博文

与人作对和翻译练习

晚上得暇与菲菲去看电影。换票一出来,我发现是英文的,对她说英文看字幕太累。买了桶爆米花在场外等候,边玩手机边吃。菲菲护住爆米花桶说:"一会吃没了"。我说:"早吃晚吃早晚都是吃,给我对下联。"菲菲说:"汉语英语汉英皆母语"。 电影散场后,看到一位女侠衣服后背印着: FELLOW YOUR FUCKING DREAMS NOT ME 我译作:我不是你的天鹅肉。

MIXBOX

儿时有个奇怪的明星叫雪村,他公开评论说讨厌中文夹杂英文的人。我不否认有些故意两掺的风格,往往替换一些简单词为英文,充海龟,那确实恶心。但我遇到更多情况并非如此。 一种情况是确实海外呆的久,中文退化,很多词想不起来。我一个同学英国回来继续读书,考试英翻汉长难句,她说完全明白啥意思,一着急不知道中文咋表达。 另一种情况是为了学术专业领域的交流,翻译了反而不恰当。大家都叫ARDS,你非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别扭啰嗦。 还有就是不能信达雅的情况下的退而求其次。比如有微博热文女人与大数据,夹杂大量单词,很多确实不好翻译,中文有歧义,反而不如英文直接明了。 发自我的 iPhone

词汇污染

最近科室集体讨论一个患者的意识状态。护士们每天交班为"浅昏迷",住院医在病历中记载"清醒",有些人认为应该叫"植物生存状态",但头外伤才两个月,又不符合"植物生存"的定义,翻了几本书,觉得"无动性缄默症"比较贴切,但又有些许出入。讨论如火如荼,另一方面也说明知识的匮乏。 我也是讨论的积极参与者,提出了一些意见论点。对于此事,我有两点看法,首先不能做井底之蛙,已知的几个定义都不符,不能硬套,一定有更准确的名词,如果没有,那我就可以起个名著书立做了;其次,我想到了另一个话题:词汇污染。我不知道之前有没有人提过类似概念,但我切身体会过几个例子。虽然词汇是一群人共同创造和使用的结果,但背后的含义往往变迁得很厉害,因为不正确的用法导致词汇变味了。比如"小姐",比如"智能手机"。前面我提过,智能手机并不智能、或者离智能还很远距离,等到真正能当秘书的智能手机来临的时候我们只能给它另起名了。 最近的讨论也是一样。目前我查到了文献提到的"最低意识状态"这个名词最合适了,讨论还在继续。如果大家都不钻牛角尖,继续"清醒"叫下去,那么"清醒"这个词在医学术语上就被污染了。 另一个一直以来的想法:最早的翻译家门污染过一些中医的词汇,心肝脾胃肾。"心"主神明,又没说是西医那个泵血的器官,中医的“心”跟西医的“cardiac”并不完全等同,那在搞清楚以前,最好暂且音译,或者叫个“血泵”也好啊(当然了,心脏不光是个泵,也有内分泌功能)。这也很有可能是导致近代中医发展出现了巨大阻碍和人们偏见的根源。

智之极致化为愚

上大学时,诺基亚接连推出S40 S60,美其名曰"智能手机",微软Windows Phone,黑莓BB OS,苹果的iOS,谷歌收的Android,火狐Firefox OS,还听说什么Bada,旗鱼等等,也包括我最喜欢的WebOS(现在卖身变成电视的操作系统了)。这些年我一直在想,"智能手机"哪儿智能了?傻乎乎的,偶尔耍个小聪明充当小助手更肝火难消。近几年手机集成了一些低功耗的传感器,才算是草履虫向前一小步,离智能依旧十万八千里。 要想讨论一个问题,首先要界定明确。那么之后就不特意提了,肯定不是在说"智能手机"这种级别的智能,而是像人类能思考能判断做决定这种智能。 就拿最近最近因为AlphaGo走进大众视野神经网络来说吧,其实发展也有几十年了,只不过受限于计算性能,近些年才开始发力加速。在神经网络之前,人们的程序是设计好的,或者是在设计的范围内灵活运转,超出这个范围外就懵圈了。为了找出一种方法能让编写出的程序自己能学会怎么做,人们想到了仿生学,仿照大脑神经元工作的基本原理,虚拟出了神经网络。神经网络一开始是什么都不会的,需要大量的数据对他进行"训练",训练的过程就是调整各个函数权重的过程,理想情况下最终会达到"神经网络对被训练的问题似乎了如指掌"的境界,再给出同样的数据,就能推测出合乎规律的结果了。这个办法解决了一些传统编程棘手的问题,比如人脸识别、自动驾驶。 人类天生对陌生事物充满恐惧,但其实现在神经网络还是非常早期的探索阶段,仅仅是擅长某些领域而已。所以现在没有威胁,而且还帮助人类拓展视野,解决难题,是"好帮手"阶段。随着神经网络延伸到各个领域,出现类似"Beta猫统治世界"的结局也不是不可能的。那未来究竟走向何方,以下是个人一点不成熟的想法。1. 人类不可能拼得过计算机 原始人颅腔变大,思想解放,成为智人,但依然受制于肉体,发展有限。计算机可以集群,可以轻易改变自身结构,潜力无穷不可估量,至少也是人类智商不可企及的高度。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也是迟早的事,那么人类的研究成果科学发现都可以被人工智能学会,但没有一个人能掌握所有这些知识。 2. 智力水平决定谁是王者 目前人工智能还没有出现"全才"...

人工智能

今天忙,写的有点晚,柯洁输给AlphaGo一局。但我早就预测,除非抓住程序漏洞,比如不会识别"大龙",执子那人摆错位置,断网等,人类没有任何赢面。 之后我会整理一下个人对人工智能的一些看法记录于此。

一个灵感

白天出去逛街,晚上回家过马路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有没有车,那一瞬间大脑里想的是:检索车灯,如果有:停住脚步;没有:快速过马路。结果是没有车灯,加快脚步,但是马上注意到有一辆电动自行车(没有车灯),于是站立。 回到家后我反思这件事,想到一个理论:视觉并不是一个完全被动的过程。比如做视频的内容识别,不一定需要总是识别获取的影像中所有内容,有些情况下可以主动地检索一少部分容易识别的内容,以更快作出反应。训练好的神经网络用于图像识别是不是都是主动过程?有实用价值吗?暂时不知道。5月份考完试,就可以开始机器学习的实践学习了。

脏话机

这是一个项目构想,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爬虫,爬取各式各样的脏话,录入数据库;第二部分是办一个新开的号段手机号,注册各类网站和报名各种考试,故意泄露个人信息。凡是有打进来的电话,一律轮番扫射数据库中的脏话。 听说她们不允许主动挂断客户电话?

错误歌词

《绅士》是这样唱的 我能送你回家吗 可能外面要下雨啦 但我一直都是这样唱的 我能带你回家吗 只是外面要下雨啦 直到刚才看到了歌词